提到偏光显微镜,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他与普通显微镜有何特殊的地方,但是说到偏振镜,相信大家一定有所了解。

普通的白光照射到普通的物体,它的表面会有一种色彩被吸收,另外一种会被反射,所以我们的眼睛能够从色彩中看到它的颜色。但是,当高亮度的白光,比如室外的太阳光,打在光滑的对象上时,它不仅会反射出反映其颜色的部分色光,而且还会反射大部分的光(如果是太阳,则会被反射为无颜色的白光)。在高光区,后一种的反射强度要大于前者,从而在高光区形成亮斑、耀斑,使物体的色彩色调减弱,甚至成为光源,从而使物体色彩饱和度显着下降。例如,在阳光下,车顶的高光部位会反射出很强的白光,造成车身颜色不够饱满。在湿润的草地上,沾着露水和露水的青草通常都是绿色的,在晴朗的天气,有些绿叶和青草在太阳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淡蓝色。

偏振镜(PL 镜)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用来消除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在摄影中能改善图像清晰度、质感和非金属材料表面的色彩饱和度。在景物和风光摄影中,常用来表现强反光处的物体的质感,突出玻璃后面的景物,压暗天空和表现蓝天白云等。

什么是偏振光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而振动方向和光波前进方向构成的平面叫做振动面,光的振动面只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叫做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偏光镜的构成

偏光镜是由两个光学玻璃和一块极细的偏光晶体(如云母)构成。在两个光学玻璃中间,用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腈等结晶材料制成的薄膜,这种薄膜可以形成非常精细的栅栏,就像一道细细的篱笆,只能让光线在同一方向上穿过。然后,将两块玻璃分别装进一个可转动的圆环内,转动一块镜片,就能抵消被摄体表面的极化反射光线。

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的必备仪器, 可做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

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征。因此,偏光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矿物、化学等领域。在生物学中,很多结构也具有双折射性,这就需要利用偏光显微镜加以区分。在植物学方面,如鉴别纤维、染色体、纺锤丝、淀粉粒、细胞壁以及细胞质与组织中是否含有晶体等。在植物病理上,病菌的入侵,常引起组织内化学性质的改变,可以偏光显微术进行鉴别。在人体及动物学方面,常利用偏光显微术来鉴别骨骷、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

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的必备仪器, 可做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

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征。因此,偏光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矿物、化学等领域。在生物学中,很多结构也具有双折射性,这就需要利用偏光显微镜加以区分。在植物学方面,如鉴别纤维、染色体、纺锤丝、淀粉粒、细胞壁以及细胞质与组织中是否含有晶体等。在植物病理上,病菌的入侵,常引起组织内化学性质的改变,可以偏光显微术进行鉴别。在人体及动物学方面,常利用偏光显微术来鉴别骨骷、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

偏光显微镜的应用

1、生物领域:在生物体中,不同的纤维蛋白结构显示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使用偏光显微镜可得到这些纤维中分子排列的详细情况。如胶原蛋白、细胞分裂时的纺缍丝等。

2、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材料鉴定:如淀粉性质鉴定、药品成分鉴定、液晶、DNA晶体等。

3、地矿分析:如种矿物及结晶体的分析。

4、医学分析:如结石、尿酸晶体检测、关节炎等。

5、用偏光显微镜鉴别纤维。

偏光显微镜也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应用,如化学纤维,半导体工业检测,药品检验、液态分子材料以及液晶材料的晶像观察等。

偏光显微镜的分类

偏光显微镜分为两类,一类是透射偏光显微镜,一类是落射(反射)偏光显微镜。

透射偏光显微镜针对的材料主要是透明的;落射偏光显微镜也叫反射偏光显微镜,主要针对不透明晶体进行观察的。

怎么玩偏光显微摄影

如上图(左)所示,我们只需要两块偏振镜就可以很轻松DIY出透射偏光显微镜来,在物镜的尾部和光源的上方各加上偏振镜即可。